市交通运输局《政风行风热线》预案 |
|||
上线时间 |
2018年4月28日 |
||
上线单位 |
蚌埠市交通运输局 |
||
上线领导 |
姓 名 |
职 务 |
|
吕家雨 |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
||
|
|
||
|
|
||
其他上线人员 |
姓 名 |
职 务 |
|
谢国云 |
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处长 |
||
洒 宁 |
市公交集团公司 董事长 |
||
吴 昊 |
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科 科长 |
||
|
|
||
|
|
||
上线内容 (提要) |
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工作安排。 |
||
备注 |
联系电话:3028838.3028828.17605529132 |
主持人:2017年市交通运输局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淮河流域航运中心”两大发展目标,在重点工程建设、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城乡交通共同发展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我市交通建设又有哪些新的目标要实现呢?下面请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吕家雨为我们一一介绍。
吕局长:2018年主要发展目标: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5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82.8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32公里。客货运输周转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完成港口吞吐量4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8万标箱。
对照目标任务,2018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蚌五高速公路、蚌固高速公路、G329蚌埠至怀远段等项目,建成京台高速东海大道出入口。开工建设刘府高速出口连接线和中环线西北环、西南环。开工建设G206怀远至宿州段“断头路”项目。做好G345马城至唐集段等项目工作。加快推进宁洛高速蚌明段“四改八”及宁洛高速蚌埠服务器建设。谋划推进解放路淮河公路桥提升。改造加快淮河航道等级提升、涡河航道治理,推进长淮卫港口作业区、浍河航道整治前期、五河城南、固镇浍河新港码头、淮上区中建材专用泊位等项目建设。建成二类水运口岸。统筹推进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
(二)持续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一是深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深入推进全国“公交都市”创建。完成体育场公交枢纽站建设,加快推进怀远综合客运枢纽站、淮上区工业园公交首末站及体育中心公交枢纽站建设;升级改造主城区公交站台200座。新增纯电动公交车200台,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加快推进公交“扫码乘车”工作,深入推进“云公交”等信息化工作。二是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旅游集散中心,构筑“客运+旅游”交叉平台,推动旅游交通产品创新;发展壮大汽运租赁业务。三是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统筹巡游出租车与网络预约出租车错位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三)持续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工作。一是严格落实“治超新政”,扎实推进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着力推广非现场执法应用,积极开展车辆运输车治理。巩固提升非法码头整治成效。二是继续开展好高铁南站和火车站地区喊客拉客整治。指导“神通”、“徽商五源”两家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有序、规范、科学发展。三是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谋划推进“网约车”出租车、“两客一危”信息化平台建设。三是推进交通运输污染防治。
(四)扎实推进平安法治交通建设。一是持续深化平安交通专项整治,强化“两客一危”车辆、“四类重点船舶”、港口危化品作业、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55公里,改造危桥11座。编制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应急预案,做好极端天气的预警、防范和应急保障工作,抓好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应急值守、运输服务安保和行业反恐工作。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五)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二是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持续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一、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总体工作任务安排
市交通局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涉及城市公共交通、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工程建设和养护等5个方面、11项具体工作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为贯彻落实好防治任务,首先建立了3项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任务清单,逐月分解全年工作任务。制定蚌埠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蓝天保卫战项目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整治对象、逐月分解任务。
二是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到人。印发《蚌埠市交通运输局2018蓝天保卫战工作任务分工、联络机制及责任人员名单》,实现责任倒逼工作落实。
三是实行问责问效、一票否决。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市交通局对局属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实施督查检查全覆盖,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依据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行政处罚,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做到企业关停、工地停工。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成效
任务一:持续加大“三车”联合执法整治力度,严禁非密闭散装物料车、未冲洗带泥车辆进入市区道路,建立散装物料运输车进城必冲洗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按照任务分工,市交通局主要负责南出入口整治工作。在2017年建成综合执法检查站的基础上,市交通局专门抽调18名执法人员,实行交通局领导和公路局领导带班制度,牵头协同公安和行政执法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执法。今年以来,已检查各类货运车辆32670台次,对车体污染严重、抛洒、滴漏车辆实施冲洗27536台次,严处违规车辆173台次。
任务二: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2018年起,全市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应不低于70%,今年计划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0台,到2018年,全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分别达到16标台以上。
任务三:深化城市道路扬尘整治。运载散煤、砂石料、建筑垃圾等易抛洒、扬尘的散装物料车辆行驶公路时必须采取覆盖等措施。
任务四:加强环城国省道路机扫保洁。加强对绕城国省干线公路的扬尘清扫清洗力度,绕城国省干线公路每日至少清扫2次,清扫要采用水冲清扫或负压吸扫方式,有效减少绕城国省干线公路的起尘量。
市交通局已累计投资900万元,购置8台洒水车、8台洗扫车、1台雾炮,加强对绕城国省道的清洗。
任务五:加强船舶、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推进蚌埠新港内作业的水平运输机械、装载机、运输车辆全面采用“油改气”技术,年底前完成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改造。继续整治港口码头扬尘治理,坚决关停存在扬尘污染的港口码头。
任务六:取缔全市范围内的无证港口码头。目前已经清理排查出了21个无证港口码头,整治任务已经下达属地政府,正在清理整改,2018年底前全部整治到位。
任务七:开展全市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2018年6月底前,全市110家车辆维修企业(点)完成车辆密闭喷漆和收集处理改造工作,对未完成改造以及无资质维修企业(点)喷涂行动一律取缔。
任务八: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货物铁路运输比重,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减少公路运输,提高铁路货运比例,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由公路运输向铁路转移。2018年10月底前,根据省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方案,制定我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实施细则。
任务九:继续实施公路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整治。严格按照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要求,确保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措施落实到位;对违规施工单位和企业,责令立即停工,并按相关规定上限处罚。
任务十:实施公路工程搅拌站整治。2018年10月底前,各类混凝土(沥青)搅拌站、水稳拌和站,要做好场地和道路硬化,实施全封闭升级改造,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停产改造;厂区门口应安装混凝土罐车出厂自动冲洗、视频监控设施,对出入车辆全部冲洗;建设污水沉淀池回收利用生产污水,新建、改建搅拌站同步建设砂石分离机,并落实采用污水、废渣零排放措施。
二、扎实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及“四好”农村路建设
(一)总体工作任务安排
2018年我市计划完成工里程532.3公里,其中怀远县308.1公里,五河县129.3公里,固镇县87.6公里,禹会区7.2公里。截至目前,开工里程532.3公里,开工率100%;完工里程301.8公里,完工率为56.7%。
“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552.7公里,截止2017年底完工2020.5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已完工2322.2公里,完工率81.8%。
2018年-2020年,我市将启动实施3年约2000公里的“组组通”工程(4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进一步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求各相关建设单位制定工程时间节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农村道路民生工程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继续实行联合巡查和第三方质量巡检,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处理。同时加强项目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行“七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3.强化建设督查考核。
4.积极申报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5.制定出台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